|
|||
发布时间:2011.08.12 新闻来源: 浏览次数: | |||
顺德家具业价升利减 前7月利润减少约15亿 南方日报讯 昨天,顺德检验检疫局发布最新数据,上半年,顺德经顺德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家具出口8337.6万美元。其中,该局勒流办事处管辖的家具厂出口家具1985万美元,同比增长20.12%。但由于出口数量的下降,出口增速同比回落了5.39个百分点,呈现出增幅回落、量减价升的现象。 顺德家具行业内一片愁云惨雾。“我们现在比2008年经济危机时过得惨得多。”雅舍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谭坤明说,由于原材料价格高企、人工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的交织影响下,企业利润微薄。来自家具协会方面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顺德家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减少约6亿元,全行业利润减少约15亿元。 对于家具产业的未来之路如何走,众多家具企业老板都很明确地表示:“转型升级。”这种转型升级不单只企业转型升级,更需要的是整个产业链的转型升级。顺德家具产业走到了十字路口。 成本上升削弱出口企业竞争力 近几年,顺德出口家具企业在不断经受国外市场形势的冲击,却一直保持在每年30%左右量价齐升的势头,出现量减价升的现象却比较少见。 顺德检验检疫局有关负责人分析,顺德家具出口呈现出量减价升的现象,人民币持续升值是顺德家具出口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尽管企业对人民币升值有一定的预期,也通过积极的订单谈判和内部调整化解了一部分负面影响。但来自本地家具协会的数据显示,受此影响,今年1月至7月,顺德家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减少约6亿元,全行业利润减少约15亿元。 此外,成本上升,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上升,也削弱了家具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凌涛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曾祥清告诉记者,比如车工的平均工资起码是3000元,而且还要设置一个保底2800元的额度,否则招不到人。 根据专业咨询机构的统计,在家具行业,不断攀升的劳动力成本已经相当于东南亚近邻的3倍至4倍。“我们现在比2008年经济危机时过得惨得多。” 雅舍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谭坤明说,由于原材料价格高企、人工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的交织影响下,企业利润微薄。 产业集群亟需升级 转型升级,这个词在顺德家具企业当中已经叫了好几年,企业也确实做了一些工作。但“增幅回落、量减价升”的现象,却告诉所有人,目前还只是一种“假转型”。 威德力机械实业董事长、伦教木工机械商会会长何培鎏认为,顺德家具的配套产业链比较完善,家具终端产品的升级不仅仅是一个设计升级,还应该是供应链的升级,但这需要有一个过程。与周边地区相比,深圳家具协会比顺德家具行业的规划更具前瞻性,从七八年前就开始规划了,但顺德家具行业的规划却是这一两年的事情,而且是从单独的一两家企业开始的,步伐也慢。 在记者的采访中,何培鎏的话也一次次得到了证实。 “很多企业都是依靠家具材料城,拿最便宜的配件,做最便宜的货,然后赚取一点点利润。这样下去企业是长久不了的。”在凌涛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曾祥清告诉记者,该企业拥有自己的的铸模车间,车间里做不了的东西就找相关企业去订做。这让企业的产品更上档次。今年以来,当其他企业都在以价格换订单的情况下,该公司产品在价格未有大变动的情况下,每月都有50至60个货柜出口。 配套产业升级之路漫漫 顺德家具业中,像凌涛家具有限公司这样的企业是少数,众多顺德家具企业需要的还是周边配套的升级。而现实是残酷的,顺德区内的配套产业链或是落后,或是不愿为本地配套,这让家具产业的升级之路更为艰辛。 木工机械:行业标准落后 作为顺德家具供应链中重要一环的伦教木工机械仍处于非常落后的阶段。何培鎏告诉记者,木工机械行业的标准非常落后,到目前为止,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标准都是上世纪80年代初定下来的,很多的标准仍停留在企业标准上。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伦教300多家木工机械企业中,有100多家生产同一个产品,但每一家的生产主轴不一样,螺母也不尽相同,甚至连皮带都是不同的。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顺德家具企业负责人表示,现在企业很多车床都不会在伦教买,高等级的设备都是在国外进口。只有小作坊才会到伦教购买木工机械。 小五金:不愿为本地配套 家具组装上使用的小五金件方面,原本应该为顺德家具业界提供配套的勒流小五金却不愿为顺德家具提供配套,原因居然是:“勒流小五金一般只有高档家具才会使用。” 勒流经济促进局副局长梁瑞昌说,勒流小五金已经具备为顺德家具转型升级做配套的基础。勒流小五金几个品牌企业做的都是行业里的高端产品,主要以出口为主,一般只有高档家具才会使用。而顺德本地一套一两千块的家具都不用这么高端的铰链,这些小五金配套主要来自粤东揭阳等地。 梁瑞昌表示,勒流小五金产品内销的动力不足,因为出口价格较高,资金回笼也较快,出口订单还没发货就能收到六成的承兑资金保障。因此,尽管已经初步具备了条件,但短期内还难以成为本地企业的配套。 |
|||